第一部分
昌都市统计局概况
一、主要职能
(1)组织实施全市国民经济核算;收集、整理和提供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并开展统计分析研究;对有关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负责统计数据发布和统计新闻宣传;负责汇总整理、编印、发放我市及各专业的经济、科技、社会综合性统计资料、公报、小册子、年鉴工作;负责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统计检测考核工作; 对11县(区)GDP、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统一下算工作;每年向云南省迪庆州统计局报送季报、年报报表,以便编辑《全国十大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昌都市统计资料汇编》;为市委、市府及各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咨询。
(2)组织实施全市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统计调查,收集、整理、汇总有关能源统计数据;开展对全市节能降耗和能源生产、供应、消费情况的监测评价和分析研究;配合节能主管部门开展节能目标考核;积极参与”七城同创”涉及的能源、生态指标收集汇总;组织实施对全社会发展目标和妇女儿童“两规”纲要的监测;收集、提供全市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出版、档案、民政、司法、社会保障等社会统计数据;完成全年社会科技企业研发、创新企业问卷调查的统计局数据联网直报工作;开展GDP能耗核算工作;对我市规模以上企业联网直报和规模以下能源企业统计调查数据开展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等工作。
(3)组织实施全市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劳动力调查、工资统计等统计调查,收集、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综合整理和提供人口、就业等统计数据;对有关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组织指导全市有关专业统计基础工作;定期开展全市1%、1‰等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涉及抽样调查样本5县(区)313户;定期开展劳动力工资规上、规下统计年报,共涉及城镇地区的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1650家、私营法人单位33家;定期开展规上私营法人单位劳动工资联网直报。
(4)负责组织全市统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制定统计信息化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执行国家统计局信息化基本数据和运行规则,负责本市统计系统网站建设和管理;研制开发统计应用系统与平台,开展全市统计信息化建设业务培训;负责我市企业一套表、各类普查、大型调查的数据终端采集、录入、审核和后期处理等工作。
(5)组织实施我市居民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调查和分析,每月5、10、15、20、25、30号实地到市场对42个採价点及967个商品进行跟踪採价及采用GPS直接上报工作;每年12月完成新旧数据转换及上报工作。
(6)组织实施全市规模以上、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统计调查工作;季报牵头负责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情况统计调查工作;组织实施全市服务业统计调查相关工作;指导、协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等部门统计工作;收集、整理、上报和提供全市交通运输业部门和邮政、电信部门统计资料和相关数据;组织实施全市交通运输能源消费调查;每月完成我市11家规上服务业、4家非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的联网直报工作;每季度完成98家规下服务业联网直报工作;每月每季度完成新设立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跟踪调查等7家服务业的联网直报工作;每年3月开展交通能源消费调查工作。
(7)每月收集11县(区)、中(区)直和市直部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进度数据,与市各行业部门沟通衔接,核定项目进度数据,确保投资数据准确无误;每月底前完成全市5000万元以下投资项目进度数据的录入、审核工作;及时掌握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开工建设情况,督促企业报送相关资料,完成项目入库,通过联网直报平台报送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月度数据;每月7日前完成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的汇总;每月与市经合局、资开局核对全市招商引资项目进展情况,完成全市民间投资数据上报工作;每月7日前督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报送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和生产景气状况数据,对企业上报数据进行审核验收;每月与市住建部门沟通核对全市新增建筑业企业和小微建筑业企业情况,及时与企业沟通提供相关资料,完成新增建筑企业入库工作;每季度末督促全市资质建筑业企业报送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房屋竣工面积及价值、景气状况等数据;每季度督促各县(区)统计部门催报辖区内小微建筑业报表;每月与市住建部门沟通核对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情况,及时与企业沟通提供相关资料,完成新增房地产企业入库工作,及时将数据报送自治区统计局。
(8)组织实施农林牧渔业、农村基本情况统计调查工作,收集、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综合整理和提供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有关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开展对农村社会经济重大问题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向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公众提供统计调查资料和信息;每年3月完成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村基本情况联网直报工作;每季度完成农牧渔业总产值、计算表、畜牧业、蔬菜及特种作物生产农牧业生产情况报表工作;每年10月15日之前向自治区上报农作物预计、实际产量,8月20日上报农牧业受灾情况;每年12月之前完成人口平衡表、畜牧平衡表、设施农业产量及面积等42种报表上报工作、为我市提供农村居民预计收入。
(9) 对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商品市场运行状况开展统计调查;综合整理和提供外贸、外资和旅游等统计数据;定期开展贸易培训工作;每月完成贵宾楼、昌都大药房等17家限上企业2套表联网直报工作,每季度完成17家企业6套表联网直报工作,每半年完成17家企业1套表联网直报工作,每年12月完成7家企业8套表的催报、数据审核验收、限下数据录入联网直报贸易报表分析工作;对我市重点贸易企业进行跟踪调查,将企业变动,及时入库、纳入联网直报。
(10) 负责贯彻落实全国重大国情、国力普查计划,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订本市普查方案和措施;组织实施全市人口、农业、经济等大型普查及各类专项调查工作;开展普查培训、入户登记、收集、整理、上报、审核、汇总、分析、事后质量抽查等任务;对各项普查资料进行开发应用、编辑年鉴和课题研究,为市委、市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积极参与完成“七城同创”另外三项指标。
二、昌都市统计局预算单位构成
1、昌都市统计局编制33人,其中行政编制10人,事业(参公)18人,事业编制5人(其中包括2人后勤工勤人员)。
2、昌都市统计局机构设置为3个行政科室:综合科(执法监督科)、人口就业统计科(贸易外经科)、社会科技统计科(能源统计科)、2个参公科室:普查中心、数据管理中心、1个事业科室(农业统计中心)。
3、单位在职人员:27人,县级干部6人,科级干部12人,科员:9人,退休干部11人,公益性岗位2人,西部志愿者2人。
第二部分
昌都市统计局2021年度预算明细表
(表格见附件5)
第三部分
昌都市统计局2021年度
预算情况说明
一、2021年度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总体说明
昌都市统计局2021年财政预算拨款收入为819.988115万元,2021年预算支出为819.988115万元(基本支出为762.120738万元、项目支出为57.867377万元)。
二、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当年财政拨款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当年财政拨款规模变化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比去年相比,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和项目支出有所减少,商品和服务支出有所增加。
(二)一般公共预算当年财政拨款结构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构有以下几方面:
1、 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为819.988115万元;
2、 支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762.120738万元(工资福利支出665.1862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92.02786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4.9066万元);项目支出57.867377万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当年财政拨款具体使用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819.988115万元,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统计信息事务(款)行政运行(项)590.349869万元;
2、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统计信息事务(款)专项统计业务40万元;
3、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统计信息事务(款)其他统计信息事务支出(项)17.867377万元;
4、 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单位离退休(款)其他社会保障支出(项)69.964856万元;
5、 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类)医疗保障(款)其他医疗保障支出(项)50.940533万元;
6、 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50.86548万元。
三、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说明
基本支出762.120738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665.1862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92.02786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4.9066万元。
四、其他支出
2021年行政事业性项目57.867377万元。
五、2021年度收支预算情况总体说明
2021年度收支预算819.988115万元。
六、2021年度收入预算情况说明
2021年度收入预算819.988115万元。
七、2021年度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2021年度支出预算819.988115万元。
八、202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与上年比较)
2021年“三公”经费预算为40.702077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3.9987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1.836万元,车辆保险4.867377万元;2020年“三公”经费为41.338777万元,比上年减少1.56%;公务接待为3.9987万元,比上年未增减;公务车辆保险4.867377万元,比上年为增减;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2.4727万元,比上年减少了1.96%。
安全生产绩效目标申报表
保险费绩效目标申报表
编制统计年鉴经费绩效目标申报表
党风廉政绩效目标申报表
服务行业调查绩效目标申报表
固定资产投资绩效目标申报表
基层党建绩效目标申报表
精神文明绩效目标申报表
能源统计调查绩效目标申报表
社会消费品绩效目标申报表(1)
治理建设经费绩效目标申报表